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鄭瑩教授、李琎醫師帶來醫療社會史系列講座

發布者:肖文鑫發布時間:2021-05-14浏覽次數:291

在第27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到來之際,上海師範大學“愛來癌去”癌症醫患群體口述工作室聯合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宣傳文明辦,開展腫瘤防治宣傳進校園活動。分别于4月16日、20日舉辦《從尋找肝癌元兇的往事談起——上海癌症防治70年回顧》和《當生命和生育面臨選擇》兩場講座。講座由院曆史系副教授姚霏老師主持。根據相關疫情防控規定,講座線上線下同步進行。

4月16日,講座《從尋找肝癌元兇的往事談起——上海癌症防治70年回顧》在光啟樓1103室舉行,邀請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預防部鄭瑩教授主講。講座中,鄭瑩教授從“尋找肝癌緻癌元兇”“腫瘤登記的曆史沿革”“上海市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綜合防治成績斐然”和“流行病學是一門方法學”五個部分回顧上海癌症防治70年的曆程。本次講座深入淺出地回顧了上世紀70年代上海科研小隊在江蘇啟東調查肝癌防治的研究;介紹了我國著名病理學專家顧綏嶽教授在上海率先創立腫瘤登記制度的事迹;分析了上海市在腫瘤防治工作中取得了成績及經驗;并從流行病學角度給出了癌症防治的幾點意見和思考。在講座的最後,鄭瑩教授向聽衆推薦有關癌症防治的科普書籍,回應聽衆們提出的問題。

4月20日,講座《當生命和生育面臨選擇》在文苑樓688室舉行,由來自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婦科李琎醫師主講。李琎醫師以“生命”和“生育”為主題,從婦科常見腫瘤的防治角度出發,結合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流行病學的知識,分享了相關的醫學知識并介紹了疫苗接種和靶向藥治療的醫學進展

此次兩場講座為“醫療社會史系列講座之愛來癌去中的生命教育”系列課程其中一部分。後期,上海師範大學“愛來癌去”癌症醫患群體口述工作室将繼續探索醫療社會史新理念、新方法,持續更新生命健康教育相關課程。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