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舉辦楊劍龍教授散文集《足迹與感悟》研讨會

發布者:肖文鑫發布時間:2024-04-25浏覽次數:10


2024420日,bevictor伟德官网在文苑樓舉辦“新時代學者散文創作學術研讨會”,來自上海、江西、廣東、浙江、安徽等地的三十餘位學者對楊劍龍教授的散文創作展開研讨,劉暢副院長主持研讨會。



楊劍龍教授是在學術研究與文學創作都有一定影響的學者,曾于2011年出版散文集《歲月與真情》,最近其散文集《足迹與感悟》即将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收入域外遊蹤、真情永遠、人生回眸、青春歲月四輯56篇散文,該散文集的出版獲得上海文化發展基金資助。

會上,南昌大學李洪華教授認為該散文集是知行合一的學者散文,題材開闊、内容豐富,閱曆與感慨、理性與感性、知性與情趣融彙,樸實真摯的情感底色,獨到深刻的反思感悟。佛山科技學院巫小黎教授指出:閱讀該散文集可感受旖旎的自然風光,妙趣橫生的習俗人情,真實動人的生活故事,邈遠悠久的曆史文化,能感知作者博大寬廣的士人情懷,置身異域卻關切吾土吾鄉的赤子之心,身處江湖不忘廟堂之憂的君子之風,活在當下又思接千載的神思妙想。浙江外國語學院陳海英教授認為該散文集寫得真實、真誠、真情,将學者的理性與作家的感性結合,記遊散文,描寫生動,有身臨其境之感;懷舊散文,情感真摯,有如見其人之真。宿州學院滿建教授指出該散文集的真實、真率、真誠、真知,有對于人生足迹的真切描述,也有對于生活的深刻理解與感悟。劉暢副教授指出,學者散文如過于理性化,會使散文寫得幹癟,該散文集将情、理、趣融為一體,既不有違散文的“真”,又注重感悟的“理”,還呈現出文學的“趣”。評論家賈偉先生指出該散文集有海派散文的韻味,不拘泥于傳統,有真實真趣,有寫實,也有浪漫。洪玲女士指出該集中的散文描寫人生足迹充滿着真摯情感,文如其人,可以真切感受到作者的為人為學為師。王麗娟女士指出,該散文集中的作品,是智慧的哲學的,是質樸的厚重的,作者把他在旅途中的見聞記錄下來,讓這些記憶曆久彌新。羅莉芳女士認為該散文集不作雕飾地展現自然美、人性美、人情美,語言質樸有詩意,以小見大蘊哲理,率性而為超脫于世俗,平樸自然蘊樂趣雅趣。作家湯竹青女士指出,該散文集是與世界與人生自然的連接,沒有包袱,率性地寫,沒有雕琢,自然地表達,活出人生最佳狀态,生命意識自然地表露出來,寫得坦誠真誠。楊劍龍教授在答辭中陳述了其學術人生與散文創作,他說:“文學創作是我學術研究以外的愛好,除了寫詩歌、寫小說以外,寫散文也是平時的習慣。我的這些散文不過度追求詩意,注重将人生的足迹清晰地記下,有時也抒發一些感慨或感悟。”楊劍龍教授除了出版諸多學術著作外,還出版有長篇小說《湯湯金牛河》,中短篇小說集《尋貓記》,散文集《歲月與真情》,詩集《瞻雨書懷》等。


撰稿:季狄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