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複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當代修辭學》主編祝克懿應我校“比較語言學與漢語國際傳播”創新團隊邀請,在徐彙校區西部第六教學樓108室舉行了題為“語篇研究的互文性視角”的精彩報告。本次講座由我校陳昌來教授主持,近百名學生參與本次學術活動。
祝克懿教授從四個方面展開本次講座的主要内容:一是“語篇”研究的語言學意義。二是語篇修辭學的知識體系與價值建構。三是互文理論的方法論意義。四是互文語篇理論的分析實踐。祝教授指出,語篇研究是世界範圍内宏觀、動态、多元理論研究的主流,國外理論體系相當成熟,國内人文學科研究成果也逐漸豐厚。介紹語篇語言學知識體系和研究價值一方面可以了解新的學科研究範式,豐富語言知識的系統、層級和關系結構,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對語言學宏觀、動态、多元理論認知的取向,貼近當代語言理論的脈搏,拓展跨學科的研究視野。随後,祝教授以相關案例描寫了互文結構生成的互文本形态,文本互涉的路徑及基本結構特征,通過重拟語篇生成與理解的動态過程,反映出人類認知的普遍結構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