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師範大學教授王宗琥應邀闡述“普希金VS托爾斯泰——俄羅斯文學中美與德”

發布者:肖文鑫發布時間:2021-10-25浏覽次數:319

10月15日,首都師範大學俄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宗琥做客我院“人文大講堂”,在文苑樓1405室開展了主題為“普希金VS托爾斯泰——俄羅斯文學中美與德”的講座,吸引了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的碩博士生積極參與。本次講座由我院田洪敏教授主持,上海外國語大學的伊拉伊達博士、遠東出版社的陳娟編輯也參與了講座和讨論。

王宗琥教授首先從俄羅斯文學中的兩極現象談起。從俄羅斯橫跨亞歐大陸的特殊地理位置,到歐洲性、亞洲性、斯拉夫派、西方派、歐亞主義的不同文化歸屬,再到民族性格的矛盾性,俄羅斯文學中存在着諸多兩極現象,如:百花齊放的白銀時代文學和單一原則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大聲疾呼派與低聲細語派等。接着,以普希金和托爾斯泰為例,王教授具體分析了俄羅斯文學的兩極現象。作為俄羅斯文學中的兩座豐碑,普希金和托爾斯泰分别代表了俄羅斯文學的美學取向和道德取向,他們同源而異出,走向了文學發展的兩極:“為藝術而藝術”與“為人生而藝術”——普希金率性而為,順其自然,鑄造了藝術與人生的和諧;托爾斯泰棄絕肉身,追求精神,鑄就了偉大的人生。兩位作家共同組成了俄羅斯文學發展兩大對立又融合的方向。

在讨論環節中,在場師生就斯拉夫派和西方派的論争對俄羅斯文學創作的影響、俄羅斯民間音樂與文學的關系等問題提出疑問,王教授一一耐心解答。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