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浙江師範大學邱江甯教授應邀做客我院“人文大講堂”,以“城市傳記:張昱《辇下曲》的元代都城書寫”為題為師生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由我院副教授李玉栓主持,宋莉華教授以及120餘位同學聆聽了講座。
講座伊始,邱教授解讀了“城市傳記”的概念,認為城市傳記的寫作是傳記和城市資料的共同結合,是用傳記的方式描述原來方志所要表達的對象,并列舉《詩經》《洛陽伽藍記》《東京夢華錄》以及羅裡·麥克林《柏林:一座城市的雕像》等作品加以說明。随後邱教授介紹了《辇下曲》的創作背景,指出《辇下曲》是張昱任職宣政院判官時所作,對元代宣政院的地位和功能、佛教文化、兩都巡幸制度等作了妙趣橫生的講解。接着邱教授重點分析了《辇下曲》所描述的元代都城風貌,結合《辇下曲》的具體篇目,從宗教風貌、文化形态、民族風俗、皇城氣象等方面作了詳細解讀,指出作為書寫城市的作品,《辇下曲》所表現出的多元氣質使得元代都城風貌具有獨特的文化味道,這種多元氣質令人懷想。
李玉栓對此次講座做了總結,邱教授的講座視野開闊,涉及廣泛,從《辇下曲》的具體作品出發,對元代城市風貌的描述進行詳細闡釋。通過邱教授的講解,讓我們在了解元代都城風貌的同時,也了解到整個元代社會的方方面面。宋莉華對本場講座作了點評,講座中涉及史料豐富,信息量很大,揭示了《辇下曲》的豐富内涵,囊括了政治、制度、曆史以及各種物象。同學們應該借助這場講座打開自己的視野和進行延伸性思考,綜合閱讀各種文獻材料,這樣才能在研究中産生出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