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複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徽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王振忠,以“從黃山白嶽到東亞海域——明清以來中國史研究漫談”為題,拉開我院古籍所“古籍研·強基訓練營”冬季場序幕。本次講座由古籍所所長鐘翀教授主持,鄭甯、許超雄等青年教師,古籍所及我院本碩博學生30餘人前來聆聽。
講座從王教授自身求學經曆出發,指出一個學人的成長路徑應從小問題入手,“千字文”寫好,才能寫“萬字文”,推之以長篇幅的考證性曆史學論文。在史料應用方面,王教授指出三種史料,特需注重。其一,檔案史料。其二,域外文獻的搜集及研究。其三,散落民間的文獻。最後,王振忠教授講到“曆史研究重在眼光和手藝,不能以技術代替學術。”整個講座持續了2個半小時,王教授以高密度、快語速傾情奉獻三十餘年學人生涯與治學體驗,給全場師生帶來許多研學的啟發。會後,王教授與衆多提問者深切交流。本場講座在鐘翀教授“沉潛涵泳,窮搜極遠,精微細潔、華麗多姿”的高度總結和同學們的熱烈掌聲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