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上海外國語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比較文學》主編宋炳輝教授應邀做客我院“人文大講堂”,以“中外文學關系研究的視阈與方法”為題在文苑樓708室,為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學術講座。講座由我院教授黃轶主持,宋莉華教授以及30多位老師同學聆聽了講座。
宋炳輝教授首先提出,中外文學關系研究的前提是“中國文學是個整體”這一觀念。雖然“主體”的觀念在近代遭受到不斷質疑,但從中外文學關系研究角度來看,仍然需要以主體意識作為起點。随後,宋炳輝教授進一步辨析了“中外文學交流史”和“中外文學關系史”的區别并論述了近代以來的中國與世界其他各國交往時的具體特點,包括西方文學與思想的“入超”、從高處跌落的心境、弱勢文化的處境、中國與西方亦師亦敵的關系以及當下處于由弱轉強的過程。最後宋炳輝教授提到新時代的語境下,中國的科幻文學已與世界同步,值得進一步觀察。
講座互動階段,宋教授就文學研究的主體與本體問題、人文學科的個性與創造性、中國文學中的世界性因素等話題與其他老師和同學進行了交流互動。黃轶教授認為宋炳輝教授提出的主體立場這一問題對當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啟發與借鑒。宋莉華教授則指出,宋炳輝教授對文學交流與文學關系的區分打開了很大的讨論空間,對科幻的論述則富于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