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上海師範大學的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近日發布了“2011年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公共文化服務綜合指數排名”,其中廣東和上海分别摘得了公共文化服務綜合指數總量和人均的第一名。
本課題由該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孫遜教授策劃主持,特聘研究員鮑宗豪教授帶領其團隊擔綱完成。關于開展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據孫遜教授介紹:“研究和發布公共文化服務指數,是為了具體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關于‘制定公共文化服務指标體系和績效考核辦法’的指示精神,也是為了使各省市自治區找到自己在全國的坐标,同時看到自身的不足,從而更好地提高本地區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水平。”該課題構建了“公共文化投入”、“公共文化機構”、“公共文化活動”、“公共文化享受”四個評價維度,一共運用38個指标,通過科學的計算公式和方法,不僅得出了31個省市自治區公共文化服務綜合指數總量排名和人均排名,而且還分别排出了四個評價維度的排名,以及31個省市自治區公共文化服務人均投入績效排名等一系列重要的數據。擔綱此項課題的鮑宗豪教授說:“之所以要發布這一系列指數排名,是為了更準确、合理地反映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公共文化服務的全面水平,可以說這是一個立體的、多維度的排名,各省市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在某一方面的優勢,和在其它方面的差距,從而有利于今後‘揚長補短’。”

根據該研究院發布的報告,2011年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公共文化服務綜合指數總量排名前3位的是廣東、江蘇、浙江,人均綜合指數排在前3名的是上海、北京、天津。四個評價維度中每一個評價維度都有獨立的排名,而每一個排名都呈現了複雜多樣的面目,如公共文化投入綜合指數,總量排在前3位的是廣東、浙江、上海,人均排在前3位的是上海、北京、青海;公共文化機構綜合指數,總量排在前3位的是四川、河南、廣東,人均排在前3位的是西藏、青海、新疆;公共文化活動綜合指數,總量排在前3位的是山東、河南、江蘇,人均排在前3位的是北京、上海、遼甯;公共文化享受綜合指數,總量排在前3位的是江蘇、廣東、浙江,人均排在前3位的是上海、天津、浙江;而公共文化服務人均投入績效指數排在前3位的是遼甯、廣西、江蘇。可以說,各個省市自治區都有自己的強項,也有各自的不足,呈現了一種“群雄并起”的局面。
關于排序所依據的數據,主要是根據2011年中國統計出版社的《中國統計年鑒》,國家圖書館出版的《中國文化文物統計年鑒》,以及文化部編、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文化發展統計分析報告》等權威數據。孫遜教授說:“統計排序必須建立在權威、可靠的數據之上,我們采集的數據都是國家權威部門發布的,不僅可靠,而且有可比性。沒有可靠的數據,或者有數據而沒有可比性,都不可能做好統計排序工作。還有一點非常重要:我們在工作過程中不對數據作任何技術處理,工作認真、規範,以體現排序的客觀和公正。可能有些排名和我們平時積累的印象不完全一緻,但我們是嚴格根據數據說話,經得起推敲和質疑。”鮑宗豪教授表示,“今後還會不斷完善,并每年發布一次,以形成一種動态的跟蹤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