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建非:有感于《人文與傳播學院周刊》100期
發布日期: 2012-03-12 作者: 浏覽次數: 714

蘇智良院長要我為《人文與傳播學院周刊》第100期寫幾句話,看了9899期,便有了以下文字:

 

在西方,星期一常被戲谑地稱為“Black Day”,因為特别忙亂,人文與傳播學院在周一以電子周刊的形式将繁雜多元的各項大小事務盤點梳理得脈絡清晰,簡繁有緻,使人文的學人與學子始終有一種周期方向感和學院親切感。備忘錄的友情提示、一周志的要事圈點、遲到新聞的喜怒哀樂,足以證明寥寥數頁的電子周刊為何能活到100周(歲),而且還要活下去!

 

    夏娃的蘋果孕育了人類,砸在牛頓頭上的蘋果使我們認知了真實的世界,喬布斯那個被咬掉一小口的蘋果改變了人們的記憶和交流方式。我們隻有即時而精要地知曉外面的動靜和圈内的動向,才能産生快捷而有效的共鳴和互動。這一小微電子周刊的價值就在于此。

                                  

                            2012311星期日晚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