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上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語文》副主編方梅先生在西部語言所一樓做了題為“語境固化、浮現義與詞彙化”的報告。本場報告由我院宗守雲教授主持。
報告首先将語境區分為言内語境與言外語境,并指出,中國的“說書”開場套路,起承轉合模式,都具有特别的特征,主要運用“話說”“單說”等詞彙組織篇章結構。接着報告分析了詞彙化的相關問題。詞彙化的發展過程是:臨時組合—約定俗成規約化(一個臨時組合被言語社團所接受,被其他說話人作為一個已知的詞項所接受)—詞彙化。詞彙化成分的特點是:詞彙、整體性的、語義不透明的、不規則的。報告從信源、闡釋、總結、态度等不同角度區分列舉了許多含有“說”的元話語,包括:聽說、據說、俗話說(信源義)等等。報告總結了一個詞彙固化過程三個方面的表現:搭配固化、語境固化、意義固化。其中意義固化是以語境固化為條件的。言談發生現場也是促發重新分析的重要環境。報告最後再次重申詞彙化過程要從搭配、語境和意義三方面的固化來考察。
報告結束後,方梅研究員和現場的師生進行了熱烈互動,進一步探讨拓展了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