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上海師範大學非洲研究中心名譽主任舒運國教授做客bevictor伟德官网“名師雲講堂”,在騰訊會議平台上進行了題為《非洲文明:曆史與特點》的講座。來自國内高校非洲研究相關專業的教師、學生以及對非洲感興趣的社會人士共120餘人參加了講座。
舒教授從非洲各區域的代表性文明、外界對非洲文明的認知以及非洲文明的特點三個方面進行了講述。
首先,舒教授列舉了非洲各區域具有代表性的文明,如東北非的努比亞文明和阿克蘇姆文明、西非的諾克文明、南部非洲的大津巴布韋文明、東非的斯瓦西裡文明等。舒教授對各文明的基本情況進行了介紹,特别是對一些早期不為外界所知的文明的發現過程進行了論述。
随後,舒教授介紹了外界對非洲文明認知的發展過程。由于特定地理和自然條件的障礙,外界對非洲的認知長期比較模糊,可以說直到19世紀末才真正把非洲的情況弄清楚。因此,外界特别是歐美一直有對非洲文明的歧視,最初是認為非洲“無曆史”“無文明”,對非洲文明奉行“不承認主義”;在各種文明的遺存逐漸被發現後,外界又提出了“外來論”,認為非洲的文明都是外來的;此後,又有“歐洲中心論”,單純地從歐洲人的視角去看非洲,選擇性地描述非洲。舒教授指出,這些理論因為能為殖民主義提供理論支撐,所以一度盛行,并與一些帶有種族主義的元素相交織,人為地扭曲了外界對非洲的認知。
在回顧非洲文明曆史本身和外界對非洲文明認知發展曆史的基礎上,舒教授力圖呈現非洲文明的真正面目。
舒教授介紹了非洲文明的四個特點:一是非洲特性,強調非洲文明的獨有的個性;二是注重和諧,包括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三是以口述文化為重要載體,通過各種口述形式進行保存和傳承;四是大衆文化特點突出,大衆是文明的創造者、實踐者和宣傳者,大衆文化形式多彩多樣。在四個特點的框架下,舒教授還介紹了非洲的口述史學、文學、雕刻、音樂、舞蹈等多個方面的具體内容。
舒教授的講述結束後,參與講座的一些老師和同學進行了提問,與舒教授圍繞非洲文明的特點、非洲豐富多樣的文化、中非文明比較等問題進行了交流讨論。
講座由bevictor伟德官网劉偉才副教授主持。劉偉才總結說,舒教授講座包含的内容涉及非洲曆史的重要主題,也是中非關系長期良性發展必須要去認識和理解的東西。劉偉才還向參與講座者表示,上海師範大學非洲研究中心是國内重要非洲研究機構之一,願有更多機會在非洲主題方面互相交流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