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雲講堂 回顧 NO.1 | 李偉昉:論文的撰寫與投稿
發布日期: 2020-03-25 作者: 浏覽次數: 128

3月22日晚8時,河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偉昉教授做客bevictor伟德官网“名師雲講堂”,在釘釘視頻平台上帶來了一場題為“論文的撰寫與投稿”的精彩講座。本次講座由bevictor伟德官网朱振武教授主持,其别開生面的講座形式、深入淺出的講座内容吸引了185位研究生與青年教師積極參與。



講座伊始,李偉昉教授開門見山,從論文寫作的問題意識說起,引出本次講座的主要内容。講座主要圍繞論文的寫作與修改,投稿的相關注意事項兩大方面,結合他個人的創作學習經驗,細化深入至标題、摘要、關鍵詞、開頭、結尾等多方面的寫作過程,進而對完成論文後的潤飾、投稿等工作進行細緻地分析與梳理。


講座前半部分,李教授主要分析了論文的生成過程。寫論文,首先要确立問題意識,這就需要在大量的閱讀中發現問題,記錄心得,并大緻梳理作家作品的相關文獻。他指出,文獻梳理工作極為重要,寫作者要通過文獻梳理的路徑直接進入文本深處,驗證自己的觀點。問題意識最為重要的價值判斷便是寫作者對于具體文本的熟悉程度,掌握了這一判斷标準,就能夠發現屬于自己的新問題。此外,關鍵詞至關重要,寫論文時,我們實際上一直在圍繞關鍵詞進行研究工作,重要的關鍵詞要在标題中予以體現。由關鍵詞生發而出的摘要則是論文觀點的精華,寫作者應将論文各個部分最為核心的觀點提煉為摘要,每一句都應當蘊含一種思想,形成前後貫通的邏輯整體。李教授還對論文各個部分的寫作方法進行總結歸納。開頭部分應開門見山、言簡意赅,以簡潔的方式提出問題;結尾則應呼應開頭,對全文做出細緻的總結;中間各部分要環環相扣,一般要寫3至4個标題,标題之間能夠産生嚴謹的邏輯關系,深化到對于主題的挖掘和論證。


講座後半部分,李偉昉教授深入分析論文完成後出現的問題、修改過程,以及投稿的注意事項,并結合自身經曆言傳身教。許多初學者的論文往往叙述性問題偏多,并沒有觸及問題,提出觀點。因而在寫作時,要時刻注意壓縮叙述性語言,強化凝練的學術性語言。在分析論證時,引用經典著作的名家名言必不可少,但過多引用會使論文顯得贅餘,牽強附會則使文章容易變成“兩張皮”。為此,李教授認為,引用是為了讓我們把名家的話語變成自己的思想前導,寫作者應在引用前人著述的同時,提升名家的思想,深化自己的思路,使文章更具思辨色彩。關于投稿問題,他指出,期刊所要求的學術文章,其字數一般在萬字左右,且修改過程很重要。從初稿到最終稿,自己往往要保留每一遍修改稿,每次修改都要出聲念稿,糾正錯誤。即使在文章發表之後,也要回過頭來重新審閱。最後,李教授以劍橋大學的學風為例,建議寫作者在寫作時不要局限在研究對象的小範圍之中,要擴大視野,用比較思維、創新思維看問題,樹立全局性的學術史觀。


在講座的互動環節,大家積極參與,踴躍發言,李教授對各位學子的問題給出了深入淺出的回答。講座結尾,朱振武教授進行了總結,認為李教授的演講結合自身經曆,集中從嚴謹的學風、創新的習慣、問題的意識、寬廣的視角、比較的思維五大方面入手,深入淺出,細緻入微,實屬難能可貴。朱振武教授當場賦詩一首,贈予李教授:“人間三月正芬芳,春色滿園桃李香。但得嫩葉成新柳,聊發少狂又何妨!”講座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圓滿結束。

  


撰稿人:徐立勳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