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建平,江西上饒人,bevictor伟德官网副教授、世承優秀青年教師。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聯合培養博士(2017.09-2018.09)。郵箱:jpyu@shnu.edu.cn
一、教授課程
中國古代文學史(一)、《左傳》精讀、出土文獻與中國早期文學研究
二、研究領域
出土文獻與中國早期文學、口頭傳統與書寫文化、秦漢文書學
三、主持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出土文獻與中國早期相似文本的生成研究”(2022.09),在研。
2.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青年項目“秦漢官文書文本的生成與演變研究”(2020.09-2025.02),已結項。
3.上海師範大學校級科研項目“秦漢官文書文本的生成與演變研究” (2020.09-2022.09),已結項。
四、主要成果
1.《出土文獻視域下中國早期古書形成的主要特征》,《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25年第5期。
2.《嚴可均輯<全漢文><全後漢文>辨誤六題》,《傳統文化研究》2024年第3期。
3.《安大簡<仲尼曰>與<論語>的形成》,《孔子研究》2024年第2期。
4.《模拟與創新:先秦兩漢“模式文本”的生成及意義》,《北京社會科學》2023年第12期。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24年第3期全文轉載。《新華文摘》2024年第9期論點摘編。
5.《口頭叙事與先秦語類文本的生成》,《民族文學研究》2023年第3期。
6.《海昏侯墓文書新論》,《簡帛研究》2022年冬之卷。
7.《<保傅>的生成、流傳與編纂——兼論中國早期經典文本的生成特征》,《北京社會科學》2022年第1期。
8.《從檔案到古書:檔案學視角下周秦漢古書文本的生成》,《檔案學研究》2021年第6期。
9.《兩漢史書對章表奏議文本的删削與改造》,《國學研究》第43卷,2020年。
10.《“天人三策”文本順序考辨——兼論董仲舒賢良對策之年代》,《北京社會科學》2019年第6期。
11.《尊君卑臣:漢代上書體式及套語中的皇帝權威》,《檔案學通訊》2019年第2期。
12.《賈誼奏議的文本形态與文獻意義——兼論<新書><漢書·賈誼傳>與<賈誼集>的材料來源》,《文學遺産》2018年第3期。